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。也是在这一年,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自主实行“包干到户”,拉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。1982年1月1日,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,明确指出包产到户、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。此后,不断出台的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措施,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,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。
1984年春天,按照上级要求,也为了能吃饱肚子,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村的2000多名村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,开始了农业包产到户。
30多年后,故县村建立了造纸厂、万头猪场、林果基地等11家村集体经济企业。截至目前,全村年生产总值达到2.7亿元,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1.1万元,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。
改革开放40年来,故县村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故县村党委书记唐巨林深有感触地说:“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奋斗,我们从温饱线走上了小康路。”
包产到户第二年,小麦平均亩产提高三分之一,
温饱问题得到解决
又是一年麦收时,6月5日,故县村的麦田里机声隆隆,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宽阔的水泥晒场上,农民们正在翻晒刚收上来的粮食……
“小麦亩产550公斤没问题,亩产和40年前相比足足提高了近3倍。”村民唐同玉说,1984年春天,故县村实施包产到户,打破“大锅饭”解放生产力,村民们增强了责任心,粮食产量不断攀升。
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唐同玉是故县村第四生产队队长。“故县村地势平坦,土地肥沃,村头汤河缓缓流过。然而,生活在适宜耕种的地区,村民却一度填不饱肚子。”唐同玉说,1981年,村里的小麦平均亩产不到200公斤,人均年收入不足150元。
唐同玉回忆,80年代初,故县村村民靠集体劳动挣工分生活。干1天活最多能计10分,10分可计1个工,按照当时的生产情况,1个工到了年底仅仅能折合0.9元钱。
“故县村的粮食产量不高,除去公粮和留下的种子,村民每人每年只能分到200多斤粮食。一些人口多劳力少的家庭,到了年底,一年的工分还不足以抵扣全家分到的粮食,需要向生产队补交钱。”唐巨林说,那时候,土地是集体的,牲口是公家的,就是一把铁锹用坏了也别想拿回家。
“大队干部在大喇叭里一喊,全村人就下地干活,社员出工不出力,劳动效率低,粮食产量自然上不去。”唐巨林说,村民种一年的地,粮食只够吃半年。
忙活一年吃不饱饭,1981年,年仅20岁的唐巨林向村生产队交了200元钱的工分买断费,到平顶山市打工。打工时,我在《人民日报》上看到有些省份正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兴奋得不得了。”唐巨林说,村民在分包的土地上干活,多劳多得,自负盈亏,谁也没有啥怨言。
1984年春天,故县村开始分包土地。“经过丈量,9个生产队按照人头对1300多亩耕地进行了分配,每个人分到了近半亩耕地和一张摁着红手印的分包到户责任书。”在村委会工作的唐海水回忆,村里第二年就丰收了,平均亩产从过去的200公斤增长到了近300公斤,温饱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。
兴修水利、购买农用机械……上世纪90年代小麦平均亩产突破500 公斤,粮食实现丰产
完成国家的,留足集体的,剩下的全是自己的。包产到户后,村民混日子的不见了,干活的时候也不用村干部催了。
唐海水告诉记者,集体劳动时,村民每天早上听着钟声上工。土地承包到户后,根本不用喊,许多人天不亮就到地里拔草锄地,生怕谁比谁落后。包产到户后,种什么作物,选择什么品种,种多少,怎么种都由自己说了算,村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。
分到了土地,唐巨林又回到了故县村。1989年,经上级党组织考察研究,年仅26岁的唐巨林被任命为故县村党支部书记。
这一年,由于天旱再加上村里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,粮食出现歉收。“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,但不能因为地分到了各家,村里就不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。”上任伊始,唐巨林就连夜与村干部讨论水利设施建设、修建农田道路、翻新村小学教室等问题。
会议开到晚上11点多,次日天刚蒙蒙亮,村干部们就扛着工具来到村东边废弃的提灌站旁干了起来。
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村民们也自发加入了兴修水利的工程中,短短半年时间,先后修了18个提灌站和1600多米渠道,村里的1000多亩耕地全成了水浇地。
收割机、土地深松机、播种机……在村委会偌大的院子里停满了各式农用机械,唐巨林说,这些农用机械都是村民的宝贝,有了它们种地更方便了。
“包产到户后大型农机具用不上,用镰刀收割小麦,一个人一天也收不了2亩地。”唐巨林说,如果赶上下雨,粮食来不及收就坏到地里了,村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
“村集体购买农用机械,提升种粮效率……”在村“两委”干部会上,唐巨林说出了心中的想法,并得到了村干部的一致赞同。上世纪90年代初,通过村集体投资、村民捐资的方式,村里先后购买了大型拖拉机、耕地犁具、收割机等农用机械,种地基本实现了规模化、机械化。
“一亩地连收带种不到10分钟时间,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。”唐巨林说,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全村的小麦平均亩产到上世纪90时代中期已经达到500多公斤。
土地集中开发,建起11家村办企业,
村年生产总值达2.7亿元
“修路、翻新学校、修复水利设施,一项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。但大家都明白,这些仅仅是基础。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,必须发展集体经济。”唐巨林说,2006年,国家取消了农业税,连公粮都不用交了,这就是鼓励大家利用土地发展多种经济,让土地产出更高的价值。
在村委会干部的谋划下,故县村通过土地流转,将土地集中起来搞合作化经营。一批村集体企业、种植专业合作社顺势而生。
故县村开始了新的土地改革……
初夏时节,故县村西南角的山林郁郁葱葱,上千棵杏树已经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,等待着游客前来采摘。“村里将土地集中起来建设了一个占地500多亩的生态林果基地。这里‘一年四季三季有果’,春天有香椿、草莓,夏天有桃、杏,秋天有梨、苹果。”林果基地工作人员贡日福说,这些水果除了订单销售,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吸引游客来这里享受采摘乐趣。一年下来,林果基地的销售收入达50多万元。
在贡日福看来,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林果种植基地,年底不仅能拿到分红,还能在基地打工领到工资,一举两得。
据了解,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,故县村还投资建设了园艺基地、猪场、建筑公司、造纸厂等11家企业,全村生产总值达到2.7亿元,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。
“猪场年出栏能力达到1万头以上,在猪场工作的60多名工人中,有50多人是俺村村民,每月最低工资2200元。”猪场负责人唐运林说,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,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了。
“大河满了,小河才会有水。集体收入增加了,才能为村民做更多事。”唐巨林说,2010年,村里建成了占地450亩、功能完备、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,全村1484户4300多人都搬进了楼房。村民医疗、教育、物业费用、白事等各项费用全部实现村集体支付。
从过去填不饱肚子,到现代农业、旅游业同步发展;从“大包干”到“大集体”,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,在村民的不懈奋斗中,故县村正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